專做食品、電子工廠、連鎖餐飲,專業病媒防治蟑螂、老鼠、白蟻、蛀蟲、臭蟲、殺菌
出發前先準備手電筒、貼紙、照相機、紀錄簿。手電筒試看看電池有沒有電。
到達現場,先請教現場人員,何處見到白蟻,有什麼東西被白蟻偷吃掉,什麼地方曾被白蟻咬過,何處可以看到白蟻足跡或白蟻吃剩下的殘渣。
以手電筒針對櫥櫃下、廚櫃後、工作檯下、牆角、管道間、天花板、貯藏室、倉庫逐一仔細檢查,看是否有足跡殘渣、咬痕、蟻洞等蟻跡,如有發現,以貼紙作成記號或拍照,作成紀錄供布置毒餌之根據。
台灣常見的白蟻種類為:家白蟻、黑翅土白蟻及黃胸散白蟻。
每年4-7月份在黃昏時分通常會有俗稱大水蟻紛飛,大水蟻是白蟻中的大翅王族,紛飛之後雌雄配對翅膀脫落開始尋找適合的棲息地已便築巢是一代新群體的開始,日後數萬隻白蟻巢便是這一對蟻王、蟻后所繁殖危害的來臨。
白蟻的危害
白蟻是世界公認的5大害蟲之一,是一種以各種纖維物質為食的昆蟲,其危害面涉及建築物、農林、水利、交通等領域。白蟻取食、營巢時,從口器分泌出的蟻酸是一種強酸,幾乎無堅不克可入侵紙張、布料、木材、塑膠、金屬甚至泥土石頭,常見的嚴重危害建築物的有家白蟻、土白蟻、散白蟻、木白蟻等,其中家白蟻危害最為嚴重,舉凡裝潢木材、木製家具,書籍紙箱甚至鈔票紙張等木材製品及含有天然纖維之衣物都是白蟻破壞之對象。白蟻可輕易穿越磚塊水泥石膏板等等裝潢建築材料尋找所需之食物,因此巢穴可在地下2公尺的深度,在居家裝潢中常見的築巢點為天花板,木製櫥櫃之上下空間以及架高的木地板下方。
白蟻防治
白蟻往往被偵測出前,就已先造成廣泛危害,其源頭 (或巢穴) 一般很難尋得,傳統防治方法是依靠化學阻絕帶,阻止白蟻進入建築物。
白蟻餌劑施用時,白蟻為害建築物行為,仍持續發生(餌站設置平均約3-12個月才能偵測到),而在較寒冷季節中,白蟻活動更加居限,所需時間更長,可以施用具備了雙重功能的特滅多系統防治更快更徹底。
特滅多乳劑分成兩部份:處理土壤或建築物木構部分;首先特滅多乳劑可以有效管理白蟻族群,藉由低濃度成份,快速污染大量白蟻,使白蟻在通過含有特滅多主成份區域時,可將特滅多乳劑傳佈給白蟻族群的其他成員。特滅多乳劑的主要成分—芬普尼,其傳佈效果佳,足以滅絕其族群的活動,同時,如將特滅多乳劑注入處理區域中,藉以殺死白蟻來保護建築物,讓白蟻到達建築物前死亡。